![]() 近日,的士司机为了接单方便补贴更多,会同时使用“快的”(右)、“嘀嘀”两种打车软件 见习记者 胡冬冬 摄 本报讯(通讯员李钧 记者付莎)针对近期我市出租车市场打车软件的补贴大战,引发“打的难”、开车“抢单”影响交通安全、司乘纠纷等问题,客管处昨日发出通知,规范出租车营运服务行为,新增营运途中禁止使用移动通讯设备、预约必须使用“暂停”标志等规范。
仪表台面上不得放手机 6日,市客管处专门针对打车软件问题召集部分出租车义务监督员进行座谈,在听取监督员意见和建议后,向行业56家企业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车驾驶员营运的通知》,出台多项措施规范出租车运营。 通知要求,出租车在营运途中不得使用移动通讯设备,确保车辆行驶安全;接受各种乘客预约后,必须使用“暂停”标志,在空车待租状态下,不得以“已接受预约”为由拒载乘客;出租车车容车貌要保持整洁,不得乱贴广告,仪表台及操作台面上不得放置手机、广告宣传卡等杂物;出租车驾驶员应在车内规定的位置张贴由市物价部门监制的标价签,并执行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使用税务部门监制的车费发票;载客途中不得故意绕道行驶,无正当理由不得终止服务,未经乘客允许不得另载他人;驾驶员营运中不在车内吸烟,不利用电台、手机闲聊;企业应加大对出租车从业人员的教育引导,提高驾驶员规范服务意识,创造公平的营运市场环境。 乘客可打12345投诉 市客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即日起将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综合执法队,加强市场监管,营运中增加语音提示,引导乘客加强对驾驶员违规服务行为的监督;组织第三方测评机构及义务监督员对议价收费、挑客、拒载、开车“抢单”等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予以通报;对在使用打车软件运营中有议价收费、挑客、拒载、开车“抢单”等违规行为的驾驶员进行查处;设立专线电话:12345,24小时受理乘客投诉,对违规出租车驾驶员一律按照《武汉市城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和《武汉市城市客运出租汽车营运管理实施办法》相关规定上限处罚,并记入2014年度行业《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档案》和《驾驶员诚信档案》。 调研打车软件整合可行性 市交委相关负责人专门约谈出租车调度中心负责人,对目前客运市场上打车软件整合接入的可行性,要求出租车行业要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电召服务功能,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加强引导和沟通,为乘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召、打车服务。 司机反应>>> “仪表台不能放手机有点难” 本报讯(记者付莎)昨日,记者就市客管处出台新的营运规范措施采访部分出租车司机,他们表示这些规定基本都能接受,但是仪表台及操作台上不得放置手机“这个有点难”。 已从事20多年出租车行业的谭师傅一般使用滴滴打车,“我从来不在营运途中去‘抢单’,一般都是等红灯或是乘客下车后才看看手机信息。” 谭师傅对于仪表台不能放置手机有些异议,“平时司机们都是把钱和手机放在仪表台上,电话放在哪里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司机要有安全意识,这个执行起来有点难。” 多数司机表示,接受乘客预约后,都会在车前放置“暂停服务”牌,一位方姓师傅说:“如果有老人招手拦车,就算挂着暂停服务牌也会问问,看能不能顺路带一脚。” 司机们表示,客管处出台规范营运措施也是为保障行车安全,“像那种一个操作台上放两三部手机为‘抢单’的行为,是应该好好管管。” 盘点>>> 各地打车软件政策梳理 北京接入电调效果不佳 全国人大代表、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今年两会期间就打车软件问题向媒体表示:“对手机召车软件,我们总体上是支持和鼓励发展的,但对存在的问题要逐步调整和规范。” 除了武汉,国内其他城市也都对打车软件乱象问题予以关注,但处理态度不尽相同。 “监管派”:北京、成都 禁止加价 一车一终端 北京、成都等多地明令禁止“加价”功能。2月20日,北京市交通委再次出台政策,规定每辆出租汽车只允许安装一个手机叫车终端。而后,成都市交管局在2月25日也明确,驾驶员在驾车同时用手机抢单,手机在任何位置,均属于妨碍安全驾驶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将面临罚款100元、记2分处罚。 此外,上海市交港局做出规定,自3月1日起,早晚高峰时段的士严禁使用“打车软件”,并成功纳管“嘀嘀打车”“快的打车”两大打车软件,两家打车软件将在3月陆续与强生、大众、锦江、海博四家公司的调度平台完成技术对接。 “倡导派”:杭州、广州、厦门 不反对,但不能扰乱市场 杭州、广州、厦门、 宁波等城市仍采用倡导措施,没有相关政策规范打车软件使用,对于打车软件持开放态度。 接入电调城市:北京、苏州 效果不佳 记者发现,将打车软件纳入原有出租车电调平台,已成为各地认可的管理模式,但已经执行的北京、苏州等地,效果并不好。 早在去年8月,北京市就强制统一了数款手机打车软件。使用时,乘客使用某一款手机叫车软件下单后,如3分钟内没有驾驶员应答抢单,统一电召平台会将该订单广播到行业手机电召服务平台,实现全行业联合调派。 半年多过去了,北京统一打车软件平台并未取得理想效果。苏州做法和北京类似,据《苏州日报》报道,白天在苏州城区使用打车软件效率很低,晚上会有司机愿意用软件接顺路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