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微博引来热议 “很多外地朋友来武汉,觉得武汉出租车与外地有差距。车况破旧,弥漫烟味甚至(司机)直接抽烟。司机朋友也很辛苦,但是再做好一点也还是可行。想写提案,希望有所改善。”市政协委员文建东的一条微博当即引来“博友”回复热议。 网友“刘国毅”建议武汉尽早发布的士服务管理规范和执行手册,认为“的士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武汉的软实力水平,关系到武汉的城市形象和商业环境”。 本报记者胡楠发微博参与讨论:“有的司机为了不让乘客开左后门,用胶带将把手贴得乱七八糟,为什么不能用统一美观的提示贴呢?” 本报记者杨文平在微博讲述了一位朋友接连遭遇的士拒载的经历,引发网友“阿拉伯的橘子”的共鸣:每次被拒载都很冏。 “的士问题是武汉城市的形象!期待更有力的管理方案。”长江日报官方微博也发出呼吁。 客管处迅速回应 “服务是出租车行业的永恒主题”。昨日,市政协委员、市客管处处长唐汇明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今年提高出租车行业服务质量的几大举措: 对所有出租汽车驾驶员进行一次服务质量培训,对我市1036辆星级出租车进行升降级考核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对行业车容车貌定期进行专项检查,严禁“破、残、花”车上路营运。 每天派出10组执法人员,加强对“窗口”地区出租车服务督查,充分发挥100名社会义务监督员以及新闻媒体监督作用,对短途拒载、故意绕道、拉客拼客、谈价议价、多收滥要等劣质服务行为严处重罚,直到吊销当事出租汽车驾驶员的从业资格证。 将出租汽车企业的奖惩、评先与本企业服务质量紧密挂钩,对服务质量较差的企业,坚决按相关规定处罚。 (记者 李晓萌) 2月12日,长江日报官方微博和记者个人微博、部分代表委员微博,不约而同聚焦同一热门问题——改善出租车服务质量。市政协委员、市客运出租车管理处处长唐汇明回应微博热议时表示,每天将派出10组执法人员上路督查,进一步规范出租车营运行为,为客人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 详情请看: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1-02/13/content_4756914.htm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