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最新更新 / 每月学习 / 设为主页 / 管理信息系统 / 用户登录 / 投稿统计/ 总经理信箱 / 客户服务
行业资讯
返回首页

杭州:打造出租车司机的温馨家园

时间:2008-03-14 10:42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杭州日报 点击:
三万的哥好福气,政府花钱送服务

  杭州日报讯(记者 邓国芳)3月13日,杭城的出租车司机将会永远记住这一天:市区6个出租车综合服务区全面建成并向“的哥”、“的姐”开放。昨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一行实地考察了6个出租车综合服务区,并在文三路公交公司服务区与“的哥”、“的姐”们共进午餐。王国平强调,要坚持“公交优先”,善待“的哥”、“的姐”,把出租车综合服务区打造成出租车司机的温馨家园。

  王国平和市委常委、秘书长许勤华,副市长沈坚一起,实地踏看了沈半路市外事旅游公司服务区、香积寺路公交公司服务区、之江东路安心出租车公司服务区、艮山东路公交公司服务区、火车东站出租车服务区、文三路公交公司服务区等6个出租车综合服务区。据了解,今年我市还将在三墩和上城区规划布点两个综合服务区。今后无论“的哥”、“的姐”驾车到主城区哪个角落,都能就近、就便进入出租车综合服务区,享受一流的服务。随后市领导召开座谈会,与市有关部门、市公交集团、市出租汽车行业协会、出租车综合服务区负责人以及出租车司机代表一起,共商如何更好地善待“的哥”、“的姐”,推进“公交优先”。座谈会气氛热烈,8名“的哥”、“的姐”带来了全市2万多名出租车从业人员的共同心声:“市委、市政府如此看重我们,建了这么好的综合服务区,我们一定不辜负市领导和全市人民的期望,服务好市民和游客,当好杭州的‘脸面’,宣传好杭州。”

  王国平在充分肯定了前一段出租车综合服务区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后指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必须坚持“公交优先”;坚持“公交优先”,必须善待“的哥”、“的姐”;善待“的哥”、“的姐”,必须建设出租车综合服务区,切实解决出租车司机反映最强烈的“停车难”、“吃饭难”、“如厕难”问题。

  王国平强调,把出租车综合服务区打造成“的哥”、“的姐”的“温馨家园”,必须以真心换真心、以服务换服务,通过善待“的哥”、“的姐”来善待市民和游客。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四高”方针,以出租车司机呼声为第一信号,以出租车司机利益为第一追求,以出租车司机满意为第一标准,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功能、一流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出租车司机前来,让他们在综合服务区享受到方便、经济、热情、周到的服务。要落实专项资金,制定考核办法,完善奖惩机制,完善服务功能,真正做到出租车综合服务区业主单位不赚“的哥”、“的姐”一分钱,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王国平指出,建设出租车综合服务区这件事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要办好杭州的事情,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这也是改革开放30年一条主要成功经验。在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建立以民主促民生工作机制、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过程中,要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用好杭州纳税人的每一分钱,办好杭州老百姓的每一件事。

  会后,王国平等市领导穿过文三路公交公司停车场,走进综合服务区餐厅,与“的哥”、“的姐”们共进午餐。餐厅整洁明亮、干净舒适,工作人员着装整齐、面带微笑,菜蔬佳肴热气腾腾、清香诱人,消毒碗筷整齐摆放、安全卫生,精心挑选的背景音乐更是助长了食欲。难怪有“的哥”说:“对我们来说,再也找不到比服务区更好的就餐地点了。”

  看到王国平书记等市领导来到大家中间,正在餐厅用餐的“的哥”“的姐”们立即放下了手中的碗筷:“真是意外,王书记居然跟我们一起来吃饭了。”王国平书记点了一份工作餐,与大家一块坐下,一边吃饭,一边与“的哥”、“的姐”们愉快地聊了起来。“如今出租车司机工作辛苦,薪水不高,但却承担着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部分。

  所以,市委、市政府决定花2700多万元,在城区东南西北中建设若干个综合服务区,让你们能在繁忙的工作中停得了车、吃得上饭、上得了厕所,还能换零钞、洗座套、加热水,以后说不定还能看个小病、配些药。”听到王国平书记的介绍,坐在对面的河南籍“的哥”连连点头:“我走过这么多城市,就是喜欢上了杭州。杭州漂亮不说,治安也好,市领导又是这么看得起我们。”一顿平常的午餐,因为有了这样的故事而变得与众不同。

  “对综合服务区还满意吗?价格贵不贵?有不满意一定要说出来。”面对王国平书记的关心,这位河南籍司机开心地说:“5元吃饱、10元吃好,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这一顿午餐,也让王国平书记收获了不少:“的哥”、“的姐”们说,今年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年,希望还没装上电视机的综合服务区餐厅能早点装上电视机;希望有条件的综合服务区,还能设个医疗卫生点……这些意见和建议,王国平书记都一一记了下来,他嘱咐市公交集团等相关单位,认真研究、积极采纳,争取把综合服务区办得更好。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从做大增量到盘活存量,实现了服务区建设的突破

  关注民生, 服务区建设历经“求索”过程。

  2003年,全国首个出租车服务点在文三路公交一公司试水。

  2004年6月29日,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构建“城市公交优先”体系,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提出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并在全国率先把出租车纳入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对公交车和出租车一视同仁。

  在随后对“公交优先”工作进行调研的同时,破解出租车司机“三难”问题,建设出租车综合服务区的概念应运而生。

  问题接踵而至 ——一个服务点根本满足不了杭州20000余名出租车司机。

  服务区建设遇到了土地、资金等各方面的制约。

  杭州“的哥”、“的姐”数量庞大,出租车数量在十五期间又增加了1329辆,随着市区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很难找到既能容纳上百辆出租车停车,又能安排出租车司机就餐的场所。当时的思路是,通过做大增量,另辟土地来解决出租车司机“三难”问题,结果规划定点、项目落地、征地拆迁等都碰到了“拦路虎”。也正因为如此,这项计划实施迟迟得不到落实。

  可是,困难难不倒有心人——如果找不到空地,能否利用现有的公交场站以及出租车企业现有资源呢?

  所有的问题在2007年一一而解。

  要通过盘活存量资源来解决出租车司机“三难”问题。如果不是靠盘活存量而是靠做大增量,那么出租车司机“三难”问题的解决就会遥遥无期。2007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在调研“公交优先”工作时,就出租车管理和服务区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出租车管理工作和服务区建设指明了方向。

  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8月20日,市政府召开第一次关于出租车综合服务站选址建设等有关问题的专题会议,会议明确了服务区建设的规划选址、功能定位、运行模式、政策补偿等重大问题。

  当年9月10日,王书记就《纪要》再次做出“此事要特事特办,加快推进。进展情况及时报告,确保年底前推出二处综合服务站”的重要批示。此后,根据服务区建设进展情况,市政府又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有关具体问题。

  此后,王国平书记、蔡奇市长实地考察了五个服务区的建设情况,强调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必须高度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必须坚持“公交优先”;坚持公交优先,必须善待“的哥”、“的姐”;善待“的哥”、“的姐”,必须破解他们的“停车难”、“吃饭难”、“如厕难”问题。

  在资金的问题上,王国平书记和蔡奇市长提出,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出租车综合服务区日常营运费用问题,决不允许业主单位赚“的哥”、“的姐”一分钱。出租车综合服务区决不能以赢利为目的,这要作为一条“高压线”,市财政根据服务成本支付费用。也就是说,虽然“的哥”、“的姐”们能在服务区里享受到“一条龙”服务,但并不需要花额外的费用。因为,从服务区的建设、管理与维护,都将由政府“买单”,譬如出租车综合服务区一次性建设费用,全部在城管专项资金用于“公交优先”的50%部分中列支。

  从承诺的提出,到承诺的兑现,六大服务区的建成投入使用用实践证明了一点: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闯敢试,像出租车司机“停车难”、“吃饭难”、“如厕难”这样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都是完全能够解决的,杭州已经走出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解决出租车司机“三难”问题的新路子。

  突出服务、完善功能、方便司机

  东、南、西、北、中等六大服务区齐亮相

  目前,我市主城区(不含萧山、余杭区)有出租汽车近8000辆。从业人员近3万人,日客运量67.5万人次,约占城市公交的四分之一。

  针对服务区的规划、建设,王国平书记提出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四高”标准和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功能、一流的服务“三个一流”的要求。高起点规划,合理规划、科学布局,让出租车司机就近就便享受方便、经济、热情、周到的服务;高标准建设,坚持“细节为王”,高度关注餐厅、厕所、绿化、标志牌等细节问题,营造与“生活品质之城”相称的休息就餐环境;高强度投入,多管齐下,统筹解决出租车综合服务区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资金问题;高效能管理,以出租车司机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出租车司机的利益为第一追求,以出租车司机的满意为第一标准,加快制定出租车综合服务区购买服务办法和内部管理服务规定。

  王国平书记和蔡奇市长还对服务区建设上的细节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一定要在餐厅里装上空调,建好厕所,搞好绿化,营造良好的休息就餐环境。

  出租车司机在日常营运过程中,流动性强,常常将乘客送到城市的各个方向后,已经接近用餐时间或者早已饥肠辘辘。

  为使出租车司机能够营业到哪就能到最近的服务区用餐,2007年,在市公交集团、杭州外事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先易后难、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并用”的服务区建设思路,市交通局提出了在东、南、西、北、中方位建设火车东站服务区、之江东路安心出租车公司服务区、沈半路市外事出租车公司服务区和文三路市公交一分公司、艮山东路二分公司、香积寺路三分公司六个服务区的目标。

  经过一个时期紧张的设计、施工,六大服务区在昨天开始全面启运。此前,文三路市公交一分公司、火车东站以及香积寺路三分公司几个服务区在此前已经进行过试营业。

  据市交通局陈伟局长介绍,除上述六个服务区外,今年还将完成三墩、城南方向两个出租车综合服务区建设,届时杭州出租车服务区将真正覆盖全城区,实现网络化服务。同时,市交通局将以出租车服务区建设为契机,围绕“服务市民,善待的哥”的主题,确实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和服务,实现出租车行业“硬件设施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服务质量一流”的目标,打造“杭州品质的士”。

  六大服务区的风格也较为统一。在建设上,尽量按照“统一风格、统一色彩、统一标志、统一材质”的“四统一”要求。此外,在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突出服务、完善功能、方便司机”的设计理念。如:考虑到司机用餐时间不定,在各个不同的时间段,都可能有出租车驾驶员来用餐,因此六大服务区都采用了热水保温系统,饭菜始终可以维持在设定的温度,让的哥、的姐随时都能吃上热菜饭。

  据了解,为保障各出租车综合服务区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市交通局运管部门将推出《客运出租汽车综合服务区考核奖励办法》,设立“以奖代补、质量并考”的服务区考核制度,并对非经营性项目(如停车、如厕、零钞兑换、加水、公告栏等)以及经营性项目(如餐饮、加油、车辆修理、洗车、座套换洗、小卖部等)进行分类考核,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对于服务区的经营,也制定了《客运出租汽车综合服务区管理规定》,对服务区的营运管理、有偿服务项目的价格、安全、卫生等都作了详细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