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公里路结果跑了56公里,绕了半个上海,都能开到昆山了。”这是上海的刘先生5月13日为朋友预订专车后的遭遇。同一天,苹果公司10亿美元投资滴滴的消息让原本就算不上平静的专车市场再度成为焦点话题,有人甚至认为苹果此举让整个中国专车市场都昂首挺胸了一回。
市场纷纷猜测苹果公司的意图,有的认为是想借滴滴带火ApplePay;也有的认为,滴滴的大数据对苹果公司研发汽车有很大帮助;更有甚者认为,苹果公司是为了避税。
滴滴出行资深副总裁陶然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没有太多可以作具体透露,由于市场给予了热烈反应,使得本轮融资获得了超额认购,资金将用于继续发展滴滴的技术,包括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方面,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4个字一直是不少互联网公司所追求的,可在中国专车市场的用户体验向来褒贬不一,有时好得让人赞叹,有时差得令人气愤。目前来看,有一件事是专车平台急需完善的:如何监管好百万专车司机。这也是提升用户体验的根本所在,但问题是,苹果公司一直经营的用户体验能否融入中国的专车平台公司?10亿美元就能让专车司机不再绕路吗?
如何监管百万专车司机
上周五,刘先生与同事们相约前往滨江森林公园游玩,他通过易到用车App(手机应用)为两名同事预订了一辆专车。正常情况下,从上车地点前往滨江森林公园的路程为23-25公里,App预估的费用为60多元,地图导航显示的全程时间为35-40分钟。但谁都没料到,刘先生的同事在这辆专车上整整受了一个半小时的煎熬,最终费用高达172元。
“我们十几个人在公园门口等了很久,他俩一直没到,就打电话问他们的位置,结果发现那辆专车的方向完全走反了。”刘先生告诉本报记者,滨江森林公园在上车地点的东北方向,应该上南北高架往北走,结果这名专车司机一开始就往南面开,完全走的反方向,绕了半个上海才抵达公园附近,还错过了高架路的下匝道。结果,虽然刘先生在其还没抵达目的地前就已要求司机结束行程,但整个行程已经达到了56公里,是正常线路的两倍以上。
当然,并非所有易到用车的司机都那么不靠谱。刘先生告诉本报记者,之所以会使用易到,一方面易到此前提高了优惠额度,“首次充值,充100返120,一次性充满多少还能送电视。”另一方面,几次乘坐易到专车的体验都不错,有一次开出没多久发生了交通事故,司机即刻结束行程,并将扣除的钱以现金的方式退给了刘先生。
乘客对专车司机绕路等不规范行为的抱怨,并不只限于易到用车,在如今中国专车市场上数得上名号的专车平台就有四五家,巨量交易订单之下,滴滴、优步等各家平台每天都会接到来自乘客的各式投诉信息。
滴滴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平台目前在中国400余座城市为近3亿用户提供移动出行服务,日完成订单已经突破1100万,覆盖1400多万名车主与司机的服务网络。而在被解读为专车新政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版迟迟没有出台的当下,专车司机的资质考核、运行规范等问题都需要平台给出更多的责任心。
就在今年3月底,深圳地方政府发现该市逾3000名专车司机存在吸毒等犯罪前科,相关部门约谈了滴滴、优步、易到、星星等五大网约车平台,要求提高司机背景审查力度,并首度披露了网约车平台管理存在的五大问题:驾驶员招录普遍把关不严;网约车交通违法多、交通事故多;异地牌照网约车数量多,加剧拥堵;乘客投诉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采取补贴、低价等促销手段,妨碍公平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