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自家出租车 失去开的士资格

        一对张氏兄弟,本来都是正规的士司机,谁知一念之差,把自己的正规的士“克隆”成“双胞胎”非法营运,结果双双丢掉“饭碗”。车辆经营权也没有了,一个月损失约1.8万元营业收入(不含油钱、租子、维修等支出)。

        市交委客管处通报了这起套用自己的士号牌的“克隆车”案件,将吊销涉事司机的从业资格证、注销服务监督卡。这是上月武汉出台出租车最严管理新规后的首起重罚。

        上月初,市交委客管处与市交管局涉牌涉证办案中心联合巡查时,发现一辆停靠在汉口三眼桥路上的鄂AX3M2*的绿灰色出租车,有套牌嫌疑。当司机张某前来取车离开时,稽查人员予以暂扣。

        经查实,张某所驾车辆的号牌与车辆真实信息不符,系套用新天出租车公司鄂AX3M2*出租车的牌照。

        张某交代的事实更让人哭笑不得。他和自己的弟弟都是新天公司的出租车驾驶员,本来搭伙开同一辆车。为了多赚钱,今年年初,张某以车辆的前后牌照被水冲掉遗失为由,补办一副牌照,又在外购买了计价器、顶灯、门字等设施,“克隆”出一辆车,自己开“克隆车”,弟弟仍开正规车。

        目前,该案件已进入立案处罚程序,管理部门将依据最严新规“驾驶未取得营运资格车辆,从事非法出租汽车营运”一条,吊销张某兄弟俩的从业资格。综合多个出租车公司和多名的士司机提供的营收情况,目前,一辆的士每天的营运收入约600元左右,纯利润200元—300元,张氏兄弟俩等于自己砸掉了一个每月营收1.8万元左右不错的“饭碗”。

  11月份开始,武汉市客管处组织开展的“2015年出租汽车营运秩序综合整治”行动已启动第一阶段“自查自纠”。武汉市客管处联合54家经营企业,结合交通窗口及重点地区分布情况,组建7个市场检查组,加大市场稽查、督导力度,对查处的违规经营行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11月,7个市场检查组共检查车辆1890余台,涉及违规的车辆共有92台。同时,武汉市客管处稽查办市场抽查车辆197台次,并移交违规营运案件53起。其中,与交管部门联合查扣27台“克隆”出租汽车非法营运。